董秘并非“好差事” 频繁跳槽不受欢迎
作者:匿名 发布时间:2014-10-19 点击:178/ 打印
不过,正是这样一份“好差事”最近却成为舆论的焦点,关于董秘离职的报道不绝于耳。为此,《投资快报》记者采访了多家广东本地上市公司董秘,探究董秘这一职业的生存状态。在大部分上市公司董秘眼里,他们并不赞成频繁跳槽提高自己身价这一说法。作为上市公司本身,公司并不想引入跳槽过于频繁的管理人员,所谓的职业董秘不一定受上市公司欢迎。董秘生存状态在行业内看来,上市公司董秘是一份神秘的金领职业,投资者想与上市公司进行沟通,第一个打交道的就是董秘。而在媒体记者印象中,董秘则是言行谨慎、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的公司高管,也是上市公司的对外发言人。然而,正是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,却出现了有点违反常理的离职潮。《投资快报》在“聚焦董秘离职潮(之一)”的报道中曾统计过董秘辞职的情况。根据同花顺iFinD的统计结果,自2009年7月至今年9月中旬,A股市场共有25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董秘离职的公告。在这256家发布董秘离职公告上市公司中,深圳主板市场达到51家,中小板107家,创业板42家,沪市主板56家。不过,这一数据在大部分上市公司董秘眼中,并没有得到认同。《投资快报》记者采访了多家广东本地上市公司董秘,大部分受访对象均表示,董秘离职潮在行业内并不是多见的现象。广东一家从事传媒行业的上市公司董秘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,在其看来,身边的同行并没有出现频繁跳槽的迹象。该名董秘向记者表示,实际上,董秘是一份表面轻松,实际上工作战战兢兢、如履薄冰的职业,“通常意义上来说,上市公司董秘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沟通工作,包括有在交易所公布的信息披露事项,还有许多公众信息的对外披露工作。”该名董秘还向记者透露,作为对外信息披露的把关人,董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外界对上市公司的印象。“每天晚上,我都会花大量时间学习,除了证监会、交易所最新的指导思想之外,还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学习法规,以便在进行信息披露工作的时候更顺利。另外,交易所也有规定对上市公司董秘进行定期的资格考试、后期培训。”该名董秘向记者最后用“辛苦”、“细心谨慎”来总结上市公司董秘的工作特点。职业董秘并不受欢迎董秘的身价到底有多高?离职后的董秘会留在公司升职,还是会另谋高就?董秘跳槽后,身价究竟会否翻番?这些似乎应该得到肯定回答的问题,其实不一定是那么简单。在大部分董秘以及上市公司高管看来,跳槽并不意味着高薪,跳槽频率过多、过频繁反而是职业董秘的通病。对于近期市场上出现的董秘离职潮报道,广东本地一家上市五年的公司,其董秘则认为,这是由高素质董秘的稀缺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。“从业时间长、工作经验丰富的董秘,通常是上市公司需求的对象。因为资历深的董秘处理事情比较沉稳、拿捏有度,对上市公司的运作非常清楚,也会有自己的沟通渠道,知道怎样处理好上市公司与外界的关系。”一位广东本地上市公司董秘如是向《投资快报》记者说。上市公司圈的董秘也认为,通常新上任的董秘或是新上市公司的董秘由于经验匮乏,可能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,如果是老手董秘,对信息披露的判断能力准确,上手的速度快,沟通工作衔接也快。另外,对于坊间普遍的观点董秘离职便于套利,该名董秘认为,这是个人发展、公司计划、市场诱惑三方面因素影响的。在大部分投资者看来,离职套现是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的最优选择。“如果从董秘个人的职业选择上来看,市场的诱惑、或者是股权投资的回报也是董秘离职的考虑因素。假如上市公司的发展计划出现重大变更,致使管理层大换血,在这种情况下,董秘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而跳槽也是合乎情理。”不过,在大部分上市公司董秘眼里,他们并不赞成频繁跳槽提高自己身价这一说法。“作为上市公司本身,公司并不想引入跳槽过于频繁的管理人员,所谓的职业董秘不一定受上市公司欢迎。”记者采访到的普遍观点均显示,作为高层管理的一员,董秘与上市公司的关系紧密,对公司了解深入,如果是以股
人力资源外包公司董秘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而跳槽也是合乎情理。”不过,在大部分上市公司董秘眼里,他们并不赞成频繁跳槽提高自己身价这一说法。“作为上市公司本身,公司并不想引入跳槽过于频繁的管理人员,所谓的职业董秘不一定受上市公司欢迎。”记者采访到的普遍观点均显示,作为高层管理的一员,董秘与上市公司的关系紧密,对公司了解深入,如果是以股权获利为生的职业董秘不一定具有团队精神,而是以套利为目的,反而会让上市公司望而却步。
更多精彩请点击
http://www.cityray.com/crlzywbgs.html
标签: